欢迎来到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主办
天气预报: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合肥高质量专利占比位列全国首位

“十四五”期间,合肥还将加快实施“2833”产业发展工程

时间: 2021-12-03 10:19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 徽商资讯  时间:2021-12-03 10:19   收藏    打印

  近日,《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对外发布。报告特别提及,合肥的高质量专利占比超过50%,位列全国首位。成绩的取得,与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息息相关,也折射出合肥市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还将加快实施“2833”产业发展工程。

  【见成效】高质量专利占比超过50%,位列全国首位

  《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首度以“科创”为维度,对中国城市版图进行了新一轮的梳理,形成了“科创领军城市”、“科创先锋城市”、“科创潜力城市”及“科创跟随城市”四阶城市矩阵。

  合肥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广州、天津、武汉、青岛一起进入第一阶“科创领军城市”序列。报告特别提及,合肥的高质量专利占比超过50%,位列全国首位。在城市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地区政府支出比重方面,合肥还与深圳一样名列前茅。

  记者了解到,2020年,合肥市专利授权41054件,同比增长35.7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593件,上升26.95%。截至去年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32714件,增长24.62%,占全省有效发明总数33.3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9.95件,有效发明专利逐年攀升。

  专利授权的优异表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2020年,新型显示产业新增授权专利386件,累计授权2561件,京东方IFI专利授权全球第13;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新增授权专利258个,累计授权1389件。

  【看发展】前10个月,战新产业产值增长31.8%

  近年来,合肥市始终以创新聚变引领产业裂变,以产业裂变带动经济质变,加快将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三五”以来,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6.2%,占工业比重由31%提高到51.6%,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由54.2%提高到95.6%。

  当前,合肥市已经梯次培育了3个国家级、7个省级、10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其中,新型显示产业在新站高新区高度集聚,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光伏等产业在高新区集聚发展。

  同时,生物医药在高新区、经开区集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经开区、包河区集聚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在新站高新区、肥西县集聚发展;先进环保、电子商务等产业在蜀山区集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包河区集聚发展。

  各类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同时,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地位也在持续提升。其中,合肥新型显示产业聚集了京东方等110多家企业,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目前,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近600家,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为龙头,在智能语音、可穿戴智能终端形成国际领先优势。

  另外,生物产业已形成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较为完善的产业板块;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拥有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体系。

  时间跨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合肥战新产业的巨轮前行的速度更加快速。今年前10个月,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31.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0.5%;七大省级战新产业基地产值增长32.9%,占规上工业的29.3%,其中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基地分别增长56.9%、26%和21.1%。

  【谋未来】加快实施“2833”产业发展工程

  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其中,大力实施战新产业集聚行动就是一个重要抓手。

  合肥市已经明确,将坚持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实施“2833”产业发展工程,打造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300个左右“专精特新”企业。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充分发挥京东方、联宝、科大讯飞等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50亿乃至100亿以上的企业,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梳理一批成长性好、产业竞争力强、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列入重点企业名录,形成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拟上市公司培养计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50家战新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为强化产业政策支撑,合肥市将推进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级7个产业集群、市级6个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争取省“三重一创”政策、“中国声谷”、省现代医疗、省人工智能等支持政策,统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加大对集群企业的支持。

  为培育创新动能,合肥市将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加快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其中,在基础平台方面,推进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

  而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加快“芯火”双创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企业创新平台方面,提升科大讯飞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研发能力。(方佳伟)

来源:合肥晚报  编辑:徐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Copyright© 2006-2020 Anhui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网站:中安在线安徽国企网新徽商网中安汽车网中安教育网中安旅游网

图片新闻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