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主办
天气预报: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推动安徽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时间: 2023-01-31 10:17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 省内经信要闻  时间:2023-01-31 10:17   收藏    打印

  编者按:

  时光向前,安徽向上。新的一年,全省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本报特约请省内十所高校经济(管理)学院负责人,就我省经济工作重要发展举措进行解读。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徐亚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消费率还比较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尚有巨大空间和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激活市场需求潜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坚持基本制度保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优化居民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合理增长机制,同时优化管理、技术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鼓励劳动者积极增强自身要素积累,增加除劳动报酬以外的其他要素收入。其次,发挥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为重点,进一步释放所有群体的消费能力,以及深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有关税费负担,并且建立支付保障机制,增加对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转移支付。再次,做好第三次分配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稳定居民预期,增加消费底气。恢复和扩大消费,要多方发力,提振消费信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提振消费信心,要让消费者有稳定的就业预期和收入增长预期。其一,稳预期需要稳增长,增强居民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信心,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达到提振消费信心的目的。其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医疗、教育和养老领域的投入,尤其需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出,推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其三,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减轻居民住房担忧,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消费质量。我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持续升级换代,服务消费与中高端消费比重不断提升,消费市场潜力加快释放。面对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消费供给不足的问题,一要积极引导资源有序流入中高端生产领域,引导企业围绕消费市场的变化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二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养老、旅游休闲等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满足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消费需求。三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全面提高产品性能、功效和可靠性,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消费模式。当前,数字经济赋能消费领域,改善了消费支付手段,突破了消费的空间局限,重塑了消费模式。因此,要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第一,加强线上线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快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要构建符合互联网消费发展需要的物流支撑服务体系,提高线下物流配送效率。第二,推动数字技术与消费领域全方面多方位融合,不断创新“互联网+”模式,培育壮大智慧产品、智慧零售和智慧旅游等消费新模式。第三,充分推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发展绿色消费新模式,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提高绿色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绿色消费产品供给,打造稳定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绿色消费和助力“双碳”目标。

  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形成消费规模扩大效应。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促进行业监管与市场监管的双向融合,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消费信用机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强化部门协同与资源共享,建立客观科学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同时,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及时增加与数据权益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网络等多种消费维权渠道,规范各服务平台的维权渠道,提高公共服务运行效率,推动相关部门协同,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支柱、新赛道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洪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我们要牢牢抓住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机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尤其是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支柱、新赛道。

  实施协同创新行动,开拓战新产业新需求。协同创新是开拓战新产业新需求的内在要求。其一,协同创新通过对接优势资源,促进人才、技术、资本、设施、装备、空间、信息、市场等要素的共享、交流与互动,形成创新要素的互补效应。其二,协同创新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形成创新主体的互补效应。安徽要实施制造业协同创新行动,推动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布局量子科技、航空航天、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催生战新产业新业态。数字赋能是催生战新产业新业态的时代底色。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使传统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更加紧密,还能推动产业之间的供需关联,从上下游分别延伸产业链。安徽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领航链接,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实施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坚持“一区一业一样本”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本;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和改造;支持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创建双跨平台,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实施“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力争“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过2000家、营收达到3000亿元。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打造战新产业新高地。质量提升是打造战新产业新高地的重要保障。其一,质量提升有助于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缓解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二,质量提升有助于缓解发达地区高端堵截与省内各市后发追赶的“前堵后截”,加快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安徽要实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办好工业设计大赛,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培育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建立完善选育、赋能、壮大机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实施降本增效行动,塑造战新产业新优势。降本增效是塑造战新产业新优势的根本前提。安徽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环节建链、补链、增链、强链活动,加快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重点培育智能语音“平台—人才—技术—资本—推广应用”,电子信息“屏—芯—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整机生产—示范应用”等若干条全产业链条;全面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落实国家、安徽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实“亩均英雄贷”;坚持降成本、抓改革、强管理,持续提高制造业整体效益水平;持续降低企业用能、用水、用地、用工及物流成本;深化亩均效益改革,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强化战新产业新生态。绿色发展是强化战新产业新生态的重要动力。绿色制造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有利于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由“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向“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形成发展新动能,实现国家“双碳”减排目标。安徽要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2%左右;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走绿色制造之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节能环保提升行动,力争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家、省级绿色工厂60家以上;走集约循环之路,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张廷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去年底召开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深化“锻长补短”做活三产,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安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均位居全国前列。未来,我们必须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机制。一方面,完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谋划、战略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重大项目统筹和人才支撑方面作用。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和政策支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形成多元共治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监管到位、激励有效的治理制度,有效落实从专项整治走向常态化监管。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好“有效市场”作用,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对数字经济的引领性和控制力,发挥好中小企业补链稳链作用。构建“制度环境、技术变革、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和创新主体”为支撑的钻石支撑体系。做好“数字+科创”“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链接”接篇文章。

  做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一方面,提升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加快数字产业能级提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瞄准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前瞻性领域,聚焦、挖掘安徽省比较优势,补齐关键技术短板。优化“揭榜挂帅”,加强“双招双引”,引育数字经济高端人才,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体等新型创新主体,构建数字技术基础研发体系。聚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建设,加快人工智能、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建设。对标全国软件名园,推动软件园扩量提质。另一方面,布局新基建,筑牢数字化转型新基石。坚持数字基础设施超前性谋划布局,加快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和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城乡泛在高速网络体系和数据终端设备布局。

  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首先,丰富应用场景推动产业数字化落地。围绕现代农业、现代文旅、新零售、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丰富应用场景,建设全省一体化应用场景大市场。其次,统筹“科技强农”和“数字皖农”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以科技为先导、数字为手段,针对重点行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全链路数字化、直链化和在线化,缩短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牌。以数字化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做优定制农品、做大长尾农品、做强特色产业,助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第三,狠抓“平台打造”和“皖企登云”推动制造业数智化改造。充分发挥安徽在“铜墙铁壁+芯屏器合+大智移云”产业体系基础与优势,围绕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加快建设以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科大讯飞“图聆”为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双跨型平台突出综合引领,区域型平台突出横向覆盖,专业型平台突出纵向连接,企业型平台突出示范效应。最后,坚持“融合创新”和“供需并重”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把数字化作为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加快金融、物流、零售、旅游、创意、贸易等数字化升级迭代。

  构建数字经济服务体系。一方面,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金融服务、专业咨询等各类机构,提供数字化转型“交钥匙”工程。开展“百项大赛、千企诊断、万人培训”等行动,着力做好数字化诊断、数字化辅导、平台资源导入、人才培养、供需对接等。另一方面,畅通数字要素流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数字要素均衡布局、数字要素畅通和数字价值挖掘,缩小城乡之间、皖南皖北之间以及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的市场与要素差距。通过数字化提升沪苏浙城市对皖北地区结对合作帮扶成效。

  推动国资和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院长 章铁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更大作为,更好发挥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方面,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创业安徽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国资国企资源配置效率。在区域结构方面,发挥国资国企战略功能,推动国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服务支持皖北振兴。在产业链结构方面,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围绕企业战略和产业链开展并购重组,对市值较小、效益欠佳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行统筹整合,灵活运用市场工具开展资本运作。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专业化整合,推进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权责清单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加快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完善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健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要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完善董事会决策效能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省属企业董事会运行情况及董事履职情况评价。依法优化完善省属企业监事会体制机制,强化监事会监督成果运用,充分发挥监事会全过程监督作用。完善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规范实施市场化用工制度,积极探索多种用工方式。全面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不胜任退出等制度,有序开展三项制度改革评估试点工作。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实现省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持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贡献为依据的企业内部薪酬管理制度。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开展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支持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加强省属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国有企业家培育行动,完善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建立专业高效的国资监管体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国资监管部门、国有企业负责人及管理运营团队更好地认识市场逻辑,善用现代经营理念、手段和工具,盘活国有资本、国企资产,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全面开展一流国资监管机构建设,落实省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健全专业高效的国资监管体系,着力创建一流政治机关、一流执行机关、一流服务机关。建设智慧国资监管体系,建立企业间、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监管体系与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各关键节点的在线监管闭环。完善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核定办法,落实省属企业董事会考核分配职权,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动态管理考核指标库、特殊事项清单。

  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龚本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没有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安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安徽要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提信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重大论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这表明了党中央进一步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因此,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实力持续壮大。

  重支撑,全力构建一流营商“生态圈”。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首先,要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稳主体增主体扶主体”行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其次,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健全司法执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再次,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激励干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积极参与“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依托民营企业投诉维权中心开展法律服务、商事调解等工作。

  强主体,分类实施民营企业赋能倍增计划。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排头兵”。其一,加快培育百亿元产值的“航母企业”、50亿元—100亿元产值的“旗舰企业”,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其二,完善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机制,引进民营企业的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构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生态圈,做长做宽产业链。其三,建立民营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类施策,实施骨干企业跨越领航、成长型企业精准助跑、潜力初创企业活力赋能培育计划,健全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等民营企业发现和培育机制,并对其提供投融资、辅导培训、技术对接等服务。

  优结构,持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一要强化改革赋能,健全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深化改革,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和企业家权益保护体系。二要搭建创新赋能平台,聚焦“工业四基”薄弱环节,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并纳入技改项目,并按照相关政策给予补助。三要以调整和优化民营经济结构为导向,构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比重,健全和完善相对平衡、协调的新兴现代产业体系。

  聚人才,精准打造民营企业人才聚集新高地。新时代民营企业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一方面,要大力弘扬老一辈民营企业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方法,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力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保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搭建“育、引、留、用”全方位的创新人才服务载体,支持各地围绕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及技工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

  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陈江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随后召开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放眼全世界,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持续扩外贸、稳外资、强外经”,明确了安徽未来贸易投资合作重点在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路径选择方面要在开放平台能级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多下功夫。安徽应该抓住机遇,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投资与合作,积极抢占国际市场,并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基础上,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从而助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高服务企业意识,优化营商环境。从宏观上看,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额的持续增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省内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不但有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持续进步,还是提高省内人均收入水平的重要保证。而从微观角度来说,国际贸易活动的主体是外贸企业。因此,我省各级政府要着力提高服务外贸企业的意识和水平,努力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各级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困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国际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出疫情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好更快参与到国际市场大循环中去。

  依托国际交流平台,吸引国际投资。以合肥为永久主办地的世界制造业大会,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5届。如今,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经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的一张名片,影响力越来越大、联动性越来越强、带动力越来越足。在此基础上,我省要努力办好每一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国内外投资项目落户安徽。除此之外,还要举办更多类型的国际会议和展览,充分发挥平台的招商引资作用。

  发挥安徽区位优势,促进国际贸易。历史上,安徽受限于地理位置,在开展国际贸易方面,相比于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省份有着自然劣势。省内虽然有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但全省航运量,尤其是皖北地区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江淮大运河的开凿,连接了皖北、皖中和皖南的大片区域。以前安徽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其区位优势不能发挥。经过多年大规模建设,立体的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全省铁路密度和高等级公路密度居中部地区前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因此,安徽应该利用国际贸易地理优势,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货物运输选择,从而节省产品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推进安徽自贸区建设,打造开放高地。近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开放高地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去年1月至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省25%的进出口、32.9%的利用外资、3.9%的新增注册企业。高水平开放必须是建立在高水平制度体系上的开放。安徽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首创性、差异性改革创新,重点在商事制度、贸易便利、金融开放、科技产业等领域开展探索突破。安徽要在扩大对外贸易上抓提升求实效,加快丰富贸易业态、提升平台能级、壮大贸易主体,促进对外贸易稳中提质。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跨越发展。长江三角洲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高校资源集中,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全省域正式纳入长三角地区。由于安徽与沪苏浙之间差距明显,“融入”与“突破”在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主题。安徽要充分利用高水平对外开放契机,将发展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加强全方位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缩小与沪苏浙之间的差距。

  以结对合作帮扶推动一体化发展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李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安徽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助力皖北欠发达地区发展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长三角,安徽要深化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结对合作帮扶,激发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努力锻造安徽奋勇争先、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极。

  积极开展干部双向互派挂职,真抓实干提升辖区营商环境。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开展干部互派挂职,是皖北地区快速提升辖区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融资环境的重要契机。首先,优化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协作平台,推进数字型政府建设,不断简化优化商事审批流程,同时通过项目全程跟进、干部入驻企业等举措及时获悉企业需求,协调解决企业难题、传递政策信息、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其次,优化法治环境。持续推进产权保护与失信惩戒体系建设,开展面向企业的司法咨询与法律宣传服务,同时与沪苏浙城市开展司法领域经验交流与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涉企行政执法流程规范化、法治化。再次,要优化市场环境。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坚持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倡导市场主体规范健康发展。最后,优化融资环境。积极融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联盟,搭建沪苏浙投资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提高投资项目转化率,同时用好中央专项资金,争取金融机构配套融资支持。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合作建设,筑巢引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是皖北地区加快实现辖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其一,探索产业升级路径。遵循互惠互利原则编制承接转移产业指导目录,合理确定产业发展与优化升级方向,主动承接沪苏浙地区产业链整体转移,推进产业配套的小项目投资建设,吸引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其二,创新合作园区建设。根据帮扶城市与受帮扶城市地理空间特征,探索共建产业飞地、省界毗邻园区等新型合作园区,充分调动存量政策资源,推进皖北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已有园区划定产业转移承接片区,实现新老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联动发展,探索实施园区建设与运营方面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放大产业园区引领示范作用和招商引资优势。其三,引导承接产业集聚。将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平台,主动对接沪苏浙地区产业溢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毗邻建设,促进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其四,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注重引导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既需要立足皖北地区丰富农业资源优势,依托沪苏浙地区资金、技术与人才支持,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也需要开展文旅业深度合作,联合开发跨省市优质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努力倡导才智资源共建共享,“大器皖成”发挥人才集聚优势。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开展人力资源合作培养,是皖北地区有效提升辖区人才集聚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要开展人才合作培养。积极推进教育领域全方位合作,合作共建高职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实用性技能人才,同时组织本地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赴沪苏浙产业链龙头企业学习培训,为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二要优化人才激励政策。结合本市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引才,在重点领域加强人才引培扶持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吸引沪苏浙城市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随产业迁移在皖北地区落户,营造拴心留人的重才氛围。三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正视中小城市引才难问题,推进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双聘引进等多种引才形式并举,妥善解决人才跨市跨省异地通勤需求,同时探索设立人才飞地开展招才引智,加强政策宣传吸引皖北籍大学生、高技能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四要打造人才创智平台。依托现有创新创业园区场地与政策资源,支持沪苏浙优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中心,引导人才创新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蔡德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上来,从练内功、增动力、厚基础三个方面做好文章,加快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练内功,深化“两强一增”行动,增强跨越动力。第一,持续聚力科技强农。强化涉农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部署一批农业基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协同攻关项目,设立生物种业、农机装备、数字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科技瓶颈问题。积极实施江淮百亿斤新粮仓协同创新行动,持续推进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整合科技小院、专业科技服务团等力量,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第二,全面推进机械强农。整合全省农机装备研发力量,突出采收、烘干、分级、包装、精深加工等环节农机装备新产品研发,强化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打造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加快畜牧、水产、果蔬茶等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新产品集成示范、应用推广,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小微农机应用,补齐农业全程机械化短板。第三,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赋权赋能、产业发展、市场建设、法治保障、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民实现全方位增收。

  增动力,深化“三双一提”行动,释放跨越活力。首先,强化产业引导。聚焦十大绿色食品等产业,制定区域重点产业目录和协同支持政策清单,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等平台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安徽,支持入驻企业通过并购、品牌嫁接等方式进行产业重组。围绕江淮大地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招商引智,推进森林康养和田园式旅居养老等产业发展。聚焦产业需求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做好人才服务,力保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其次,强化品牌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和“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协力打造绿色食品全域公用品牌,提升安徽农产品及服务业的认知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再次,强化创新创业。进一步改善乡村创新与创业环境,支持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发展,优化科技人员创业体制机制,引导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下乡,激发科技人才创业热情。

  厚基础,实施“三基一优”行动,提升跨越能力。一是要着力人员素质提升。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持续推进青年农场主培育工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培养知农爱农、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队伍。实施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涉农行政事业单位招聘要求,提高基层农业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二是要着力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不断完善农田水利、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烘干、仓储、冷链物流等农产品初加工和质量安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地区宽带通信网和移动互联网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加快数字化赋能。三是要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完善农业治理体系,坚持农业经营内生性发展导向,推动土地向青年农场主等适度流转,推动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推深做实“小田变大田”和“大托管”服务改革,促进中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人力投入、物力配置和财力保障,引导市场、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加快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阜阳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余许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多渠道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努力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助力实现全民共富。

  增加就业、促进增收。工资性收入比重上升,收入来源更趋稳定,是农民增收的“压舱石”。首先,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管理中,优先招用当地农民。其次,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让更多农民成长为技术型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并为未就业的农民提供就业咨询、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劳动力社会性流动渠道,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再次,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创造灵活就业岗位、发展共享用工,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农民在农产品初加工、乡土特色手工业、餐饮民宿、快递物流等领域创业就业,保障农民以出集市、打短工等方式实现灵活就业。

  搞好经营、促进增效。当前种粮比较效益依然不高,受不断走高的生产成本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在农民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在下降,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定种粮农民的生产预期,不让他们在经济上吃亏。其一,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利用“电商+帮扶企业+农户”联动带农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搭建电商销售平台,打造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稳定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其二,通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为农户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专业化、标准化服务,重点要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户的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再次,推进小农户与广阔市场紧密相连,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其三,围绕农业高质高效,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才单位,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共同体,推动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动科技、人才、农业等要素融合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好科研和产业“两张皮”问题,让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用活资源、促进增值。农村的土地、房屋和集体资产很多时候也被称为“沉睡的资源”。盘活农村资产,让沉睡的乡村资源“活”起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一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将农户手中的零、散、乱土地资源进行统一托管,激活农民手中的财产权利。二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三农”投资效益,健全利益共享机制,让广大农民受益。三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共享乡村产业发展成果。四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惠民生暖民心力度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 杨国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政策要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安徽要加大惠民生暖民心力度,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当前,我省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重点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挖掘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帮扶,支持吸引在皖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创业,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稳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要通过鼓励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助力劳务品牌建设等服务,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工稳岗增收。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应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使其能在城市完全沉淀下来,彻底完成市民化过程;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则要努力突破城镇就业岗位不适、乡村生活品质不优、城乡之间通勤不便的瓶颈制约,积极探索“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

  加强养老保障和服务。当前,老龄社会正加速到来。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新征程上,我省要凝心聚力、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汲取各方面经验教训,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其次,要注重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再次,要顺应广大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的愿望,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精准补齐教育卫生短板。教育医疗是事关民生工作的大实事。精准补齐教育卫生短板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总体而言,我省教育和医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需要。为此,一方面,要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建立教育、医疗领域的以城带乡机制,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服务向乡村延伸。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战略规划、行动计划、配套改革等方面研究,全面摸清底数,科学合理布局,加快推进高峰学科培育工程,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实施疑难重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教育卫生保障水平。

  切实增强社会救助的兜底功能。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我省要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针对重病、残疾、就学、失业等情况设置预警指标,根据掌握的救助人群和救助需求,主动匹配现有的兜底保障政策,协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走出身心困境。另一方面,要健全困难群众走访服务机制及分类探访制度,对困难群众的抗风险能力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估,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评估、建档访视,并跟进需求分析、心理疏导等服务,进一步加强急难临时救助,努力做好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岳思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Copyright© 2006-2020 Anhui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网站:中安在线安徽国企网新徽商网中安汽车网中安教育网中安旅游网

图片新闻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