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主办
天气预报: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集采失信被“拉黑”,华北制药市值蒸发超17亿

时间: 2021-08-24 09:4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 国内企业动态  时间:2021-08-24 09:40   收藏    打印

  “公司布洛芬缓释胶囊中选后,虽然公司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但由于现有产能不足,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加之疫情影响,导致公司无法保障正常供应。”在被列入集采“黑名单”之后,8月22日晚,华北制药(600812.SH)在《关于布洛芬缓释胶囊集采供应及有关情况说明的公告》中做出上述回应。

  两天前的一纸处罚公告,将华北制药推至风口浪尖。

  8月20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称,在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中选企业华北制药在山东省未能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经相关部门多次约谈协商,供应情况仍未改善。该企业于2021年8月11日提出放弃中选资格,造成山东医疗机构反映较为集中和强烈。

  根据公告,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成员单位集体审议后,决定将华北制药列入“违规名单”,取消该企业自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5月10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华北制药布洛芬缓释胶囊中标了7个省市(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湖南、陕西、青海)的集采,中标价格为每盒8.04元(0.3g*30粒/盒),2020年11月陆续执标。

  根据集采协议,华北制药与中选省市首年约定采购量为7975万粒,协议期限3年,自执行中选结果至2021年8月20日,华北制药实际供应量为1585万粒。其中,山东省协议约定采购量为2511万粒,华北制药实际供应量为365万粒。

  就布洛芬缓释胶囊断供一事,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华北制药董秘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会全力保障其他省份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供应。”

  弘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少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般来说,集采超出药企供应能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无论是药企本身还是采购部门对供应能力应该都有相对充分的评估。”

  据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告,华北制药弃标山东省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供货空缺,由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替补供应。受断供消息影响,8月23日,华北制药锁死跌停板,最终报收9.11元/股,总市值蒸发17.33亿元。

  营收贡献不足0.01%

  华北制药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199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020年8月,华北制药参与第三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项目的申报。同年8月24日,华北制药中标了2个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盐酸二甲双胍片。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华北制药公告发现,公司集采中选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盐酸二甲双胍片均为2019年获批通过的仿制药。华北制药在2020年年报中指出,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以最高价中标。

  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表(GY-YD2020-1)显示,布洛芬缓释胶囊共有4家中选企业,分别为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和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选价格(每盒)分别为4.8元、4.05元、5.39元和8.04元。

  盐酸二甲双胍片则有8家中选企业,华北制药中选规格包装为0.5g*36片/盒,中选价格为2.35元/盒,供应江苏、江西、甘肃三省。

  前述华北制药董秘办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除布洛芬缓释胶囊出现山东省断供外,其余省份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依然有供货,而盐酸二甲双胍片仍正常供货。

  华北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产能扩张较为缓慢。财报数据显示,布洛芬缓释胶囊2020年销售收入为50.22万元,占华北制药当年营收的比例仅为0.0044%。

  对此,华北制药方面表示,将加快推进布洛芬缓释胶囊扩产项目的审批进度,力争9月底前完成审批,扩产后预计年产能力达1亿粒,并加强与该产品其他中选省份的沟通,全力以赴保障该产品在其他中选省份的供应。

  近年来,华北制药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财报数据显示,2012-2020年间,华北制药扣非归母净利润仅2015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为正数,其余年份皆为负数。2021年一季报显示,华北制药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大跌185.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大跌255.56%。

  集采冲击药企估值

  营收贡献不足0.01%的边缘药品,为何还要参与集中采购?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对于这些制药公司来说,最核心的原因是它们要在集采中有一定的占比,从而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他表示,能不能进入集采或者说能够进入集采,市场对药企的预期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因此,这也是药企对集采十分重视的原因之一。

  自2018年11月开启首轮药品集采试点后,药品带量采购逐渐走向常态化,速度越来越快,纳入集采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参与药品集采的医药企业也逐渐增多,而中标企业也不再局限于3家,约定采购量、集采周期与中标企业数量挂钩。

  药品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也极为明显。有市场消息称,6月28日第五批集采结果公布后,国内外药企纷纷裁撤或调整销售团队。消息传言的背后,是市场对集采压缩医药企业利润空间的担忧。

  以恒瑞医药(600276.SH)为例,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32.98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6.68亿元,同比增长0.21%。而恒瑞医药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4.97亿元,由此推算,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约为11.71亿元,环比下降21.77%。

  对于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恒瑞医药在半年报中称:“公司自2018年以来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压力。”

  受业绩表现影响,恒瑞医药股价大幅下跌。自8月20日封锁跌停板后,恒瑞医药8月23日仍未能扭转颓势,收报47.18元/股,跌2.64%。

  集采正在改变药企的估值逻辑,同时也是众多药企的机遇。

  “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利润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集采的量特别大,大规模采购对公司的业绩依然有重大影响。”余少波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药企能够中选集采药品,对整个企业的业绩比较有利,对估值也会有所影响,主要看集采量的大小和产品利润的高低。”

  江瀚指出,药企的核心股指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核心研发能力、能否进入集采体系,以及是否有多元化的产品支撑。“研发出叫好叫座的药品,能够进入集采体系,可以被医保支付,同时,又有多元化产品拓展不同的收入来源,这样的药企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江瀚说。


来源:时代周报  编辑:徐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Copyright© 2006-2020 Anhui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网站:中安在线安徽国企网新徽商网中安汽车网中安教育网中安旅游网

图片新闻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