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总托位数已达11290个,每千人托位数为4.5个,超过全省平均目标,排名全省第二
通过新建改扩建和“民转公”等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300个,全市公办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55.72%
全市398所幼儿园提供延时服务,惠及幼儿3.39万名,占比48.06%
本报讯 去年以来,宣城市聚焦婴幼儿入托难、入公办园难、家长按时接娃难等“三大难题”,精心组织实施“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着力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总托位数已达11290个,每千人托位数为4.5个,超过全省平均目标,排名全省第二;通过新建改扩建和“民转公”等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300个,全市公办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55.72%;全市398所幼儿园提供延时服务,惠及幼儿3.39万名,占比48.06%。
锐意改革,创新“安心托幼”举措。2022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2所,投入资金13924万元,完成15所幼儿园“民转公”,新增公办园学位7300个,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创新实施“民转公”,15所民办园转制为优质公办幼儿园分园,实施集团化办园,在园容园貌、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和幼儿伙食上均有较大提升。托幼一体“满足选择”。积极响应国家开放三孩政策,试点推行托幼一体化模式,今年起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一律开设托班。鼓励有条件的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落实省定托班硬件、师资、招生和经费保障等标准和规范。2022年,秋季学期全市122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占比30.7%,3250名2至3岁幼儿在托班就读,基本做到“愿上尽上”。针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我市出台《宣城市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明确社区支持发展托育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共新建、改扩建3岁以下托育机构20个,新增托位998个,完成率达124.75%。
完善保障,加大“安心托幼”投入。从2022年春季学期起,全市公办园提高到每年不低于1000元/生(省定标准为每年600元/生),普惠性民办园提高到每年不低于400元/生,所需资金纳入同级财政公共预算给予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设立市县财政奖补资金。市财政对已备案的普惠性托育机构按照每年50元/生标准进行补助,县级财政按公办每年不低于600元/生、民办每年不低于400元/生标准予以补助;对提供延时服务的幼儿园按每年300元/生标准予以补贴;市级开展评估验收,对前3名市级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县市区,在分配教育督导评价奖励补助资金时予以激励。
心系民生,推进“安心托幼”落地落细。延时服务全覆盖,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全市398所幼儿园已实现延时服务全覆盖,参与服务幼儿33976人,参与率达48.06%。坚持去“小学化”,保证延时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开发幼儿感兴趣的特色课程,制定幼儿游戏、绘本阅读、艺术领域、户外体育游戏等托管内容,让群众“托”得更开心。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Copyright© 2006-2020 Anhui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