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主办
天气预报: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产业集群助力外贸提质增量 安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时间: 2023-12-20 09:45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 经厅动态  时间:2023-12-20 09:45   收藏    打印

  虽是寒冬时节,但安徽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却是一片繁忙景象。集卡川流不息,塔吊巨臂挥舞,更有数百辆奇瑞汽车整装待发。从朱家桥码头出发,经由上海港,奇瑞汽车由此远渡重洋出口至世界各地。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安徽依托临江向海的区位优势、产业聚集的资源优势、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不仅构筑了“走得出去”的要道,更练就了“拿得出手”的本领,对外开放水平及区域吸引力持续提升。

  合肥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386.1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823.5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4个百分点。从绝对值看来,无论是进出口总值还是出口总值,安徽均已跃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一,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安徽港口码头、产业园区及企业生产基地,探寻安徽外贸的增长密码,解构出口结构变化背后的产业逻辑。

  赶工忙 出海热

  “现在每一分钟都在抢生产,工期已经排到1月下旬了。” 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协鑫”)副总经理王翔告诉记者。

  作为协鑫集成最大单体设计产能、成本最低的AI组件生产基地,合肥协鑫产线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块组件下线,等待发往全球各地。

  据悉,合肥协鑫总体设计产能为60GW。2022年,一期15GW产能全面达产,完成了182、210大尺寸组件的系统性升级。

  “据我们统计,合肥基地外销占比约在30%至40%,主要出口区域是西欧和南美,其次是东南亚。”王翔表示,今年以来非洲市场,尤其是南非增速非常快,逐步成为公司组件出口的新兴市场。

  同样忙碌的场景出现在国轩高科安庆桐城锂电池生产基地。“当前海外需求暴增,产线都在加班加点赶工期,开足马力备货。”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平表示,预计今年过年产线都不会休息。

  去年8月,国轩高科桐城基地年产40GWh项目一期10GWh正式投产,项目二期同步开工。截至目前,二期首批10GWh已实现产品下线,另有10GWh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作为国轩高科第十大电池生产基地,桐城项目也是公司电池出海的“大本营”之一,主要出口地为美国,明年还会有部分产品出口至南亚。

  “今年以来,桐城基地出口量逐月上升,势头较猛。”江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前方形电池在手订单十分饱满,预计基地明年出口将实现倍数增长。

  近年来,国轩高科海外市场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海外销售收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465%;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实现营收30.62亿元,仅用半年时间便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速为297%。

  叉车龙头企业安徽合力亦感受到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公司2023年的出口情况可以说是远超预期,月均同比增速在20%左右,个别月份增速超过100%。”安徽合力外销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出口增势与航运码头日益增长的作业量相互印证。

  “截至目前,芜湖港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超过136万TEU,即将突破140万TEU,同比增速超10%。”安徽港航集团芜湖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高级主办王燕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临近年底,企业都到了冲刺的关键节点,港口业务量更大了。“今年11月26日,我们港口昼夜集装箱作业量达5024TEU,刷新单日生产纪录”。

  据介绍,芜湖港是安徽省内最大的外贸口岸,也是全省外贸主枢纽港和长江中下游集装箱转运中心。近十年来,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年均15万TEU的增速,2022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5.02万TEU,占全省集装箱总量超60%。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出口增势反映成长速度,出口结构折射的则是发展质量。

  拆解安徽出口产品结构,机电产品贡献大头,1至11月出口额为3297.6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出口总值比重为68.4%,高于全国9.8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机电产品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特点,占出口比重提升说明制造业正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与创新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上移。

  在各类机电产品中,“安徽首位产业”汽车出口表现尤为亮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感觉到汽车开始起势,从我们港口出海的汽车占比越来越高。”王燕告诉记者。

  今年前11个月,安徽汽车出口额达658.3亿元,占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约20%,同比增幅达129%,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关键力量。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汽车出口82.2万辆,若比照全国前三季度338.8万辆的出口数量,相当于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中就有1辆“安徽造”。

  出口高增长的“底气”来自于制造端。目前,安徽省引育了奇瑞、江淮、比亚迪、大众、蔚来、长安、汉马等一批整车制造企业,并配套了1100多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前三季度安徽省汽车产量达169.9万辆,同比增长45.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0.6万辆,同比增幅达76.6%。在销售端,安徽省鼓励车企共建共享海外服务体系、供应链体系、国际物流体系,在出口侧形成合力。

  “安徽今年出口额之所以能够保持韧性,得益于对重点产业的多元化布局,而不是过于依赖单一品种。”安徽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一组数据可以展现安徽省的实力。据《2023安徽制造业发展报告》,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产,全国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

  从出口数据来看,安徽的家电、面板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表现较为稳健,基本盘稳固。1至11月,安徽省家电出口额为277.5亿元,同比增长10.5%;平板显示模组出口额为82.7亿元,同比增长13.9%。另一主力外销产品笔记本电脑前11个月出口额为325.1亿元,同比虽有所下滑,但近两个月已现上行迹象,其中11月单月出口额为40.2亿元,同比增长27%。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崛起,安徽省“外贸新三样”开始崭露头角。“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的询单量增大。”安徽一位机电产品外贸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一些之前不做新能源的海外客户也开始涉足,筹划在中国建立采购渠道。

  合肥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全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为364.9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超129亿元,同比增长88.4%;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为34.8亿元,同比增长39.7%。

  “龙头+配套”做强产业集群

  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安徽产品出口的高质量增长得益于 “龙头+配套”的产业集群优势。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已经厂房林立,多家配套企业和友商都在附近建厂了。”王翔表示,头部企业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会大幅降低综合成本,从而形成性价比优势。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在合肥协鑫所在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晶科能源、明冠新材、回天新材等上市公司均建有生产基地。

  在王翔看来,安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单块组件里面,玻璃的重量占到一半。从采购物流来看,安徽坐拥大型石英砂资源,聚集了信义、中建材、彩虹、福莱特等多家头部玻璃企业,公司能够就近进行战略性采购;而从销售物流来看,安徽位于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且高铁、公路交通发达,出口通道便捷。

  “光伏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我们的财务分析已经做到了小数点后第四位,成本管控做到了极致。”王翔表示,在公司诸多生产基地中,安徽基地的综合成本最低。

  头部企业的引领效应在安徽滁州表现尤为明显。

  2018年,隆基绿能组件生产基地落户滁州市经开区,迅速在当地引发“磁吸效应”。短短5年时间里,滁州市经开区吸引了诸多光伏产业链企业前来安家,成为光伏行业的投资热土。目前,该区已聚集了光伏边框、胶膜、支架、焊带、设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规上企业10余家,其中不乏东方日升、天合储能、福斯特等头部企业。记者驱车往返于各企业厂区,单趟车程基本在半小时以内。

  距离经开区不远的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晶科能源、亿晶光电等组件厂商亦投有生产基地。据统计,全球光伏20强企业中,已有9家落户滁州。

  “我们的供应商大部分都集中在百公里范围内,原材料及配件基本可实现当日达。”亿晶光电滁州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合作较为紧密的供应商都会在公司附近驻点,第一时间响应。

  依托于高密度的产业集群,滁州市今年光伏出海成绩显著。2023年1至10月,滁州太阳能电池出口额为40.4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市出口总值近14%。从出口份额来看,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上半年晶科能源、秦能光电、东方日升等5家企业太阳能电池出口值占滁州市全部太阳能电池出口总值的91%。

  在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已成为安徽省的名片。目前,安徽省围绕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开展“链主”招商,逐步形成合肥、滁州、六安、芜湖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涵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关键材料、智能网联等汽车全产业链。

  除本地车企江淮、奇瑞的既有供应链基本盘外,近年来新引入的车企也在持续发挥牵引作用。记者从今年10月召开的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众安徽已吸引38家供应商落地合肥,蔚来汽车已有120余家供应商在安徽布局。今年以来,安徽省已签约、开工10亿元以上汽车领域项目152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6个。

  类似的特色产业链在安徽不胜枚举。以合力叉车、日立建机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美亚光电、泰禾智能为龙头的色选机产业集聚,以埃夫特、藦卡机器人为龙头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以中联农机、斯高德为龙头的现代农机产业集群等,共同撑起了安徽高端装备的基本盘。

  政企合力 加速出海

  安徽沿江通海、居中靠东,乘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东风,逐步构建起国际经贸往来的黄金通道。

  证券时报记者从安徽港航集团了解到,围绕长江主干流,安徽集装箱运输呈现“一核两翼”格局,其中“一核”为芜湖至上海联盟直达航线,“两翼”分别为省内水上穿梭巴士“合芜小支线”(合肥至芜湖)、“皖江小支线”(安庆-池州-铜陵-芜湖)。

  2022年,芜湖至上海洋山、外高桥的两条外贸直达航线均升级为“点到点”联盟航线,即由若干支线经营人共同投入船舶组成运力,舱位对社会开放共享,按固定班期往返于芜湖港与上海港之间。

  数据显示,芜湖—洋山联盟共舱线开通以来,船舶装载率由过去平均的55%上升至80%以上,大大提升了通航效率。

  “以合肥的企业产品出口为例,相比经陆运通道至上海港‘出海’,芜湖港直达航线可以节省超1000元运输成本。”王燕给证券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

  安徽港航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港航集团开行航线达64条,每周开行257航次,到达港口包括下游的上海、连云港、太仓、南通以及上游的宜宾、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周口、淮滨等,并通过上海港中转至国内沿海港口和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全球主要港口,运输时间减少一半、运输效率提升一倍,传统的“货等船”变为了“船等货”。长江、淮河流域集装箱平均每箱物流成本分别降低800元、1000元。

  如果说航运通道为皖货出海打通了“任督二脉”,那么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则为出口插上了双翼。

  2020年9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涵盖合肥片区、芜湖片区、蚌埠片区。近三年来,自贸试验区大胆创新,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其中21项为全国首创。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0.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进出口,成为外向型经济的先锋试验区。

  今年前11个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为1798.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4%,其中出口额为1382.4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省出口额的29%。

  2021年,合肥海关与上海海关携手推出“联动接卸”江海一港通监管模式,将芜湖港作为上海港的延伸,出口货物仅需在芜湖港进行一次报关,省去后续的转关申报和二次运抵等通关手续。如今,“联动接卸”监管模式在全省一类水运口岸全面铺开。据统计,“联动接卸”可压缩50%转驳运输时间、30%物流成本。

  在金融模式创新上,安徽自贸区推行科创企业信用票据融资新模式,创新信用贷、积分贷等评价机制,为85家科创企业融资2.6亿元。同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质物处置机制,打通“知产”变“资产”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的持续推进,政府助力企业出海在安徽省已成为常态。安徽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围绕重点国别、重点行业,安徽省市县联动统筹,组织辖区超4500家次企业参加了广交会、土耳其汽配展、香港环球资源展、美国拉斯维加斯纺织服装展等300场境内外线下国际知名展会,企业累计新签订意向订单超420亿元。

  今年9月,安徽省委书记韩俊率省经贸友好代表团出访法国、德国,开展高层会晤、产业推介、项目洽谈、参观座谈等活动,深化安徽省与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先后到访法国圣戈班集团、佛瑞亚集团、德国大陆集团等企业,重点为安徽汽车产业寻求更多合作。(供图/叶玲珍 本版制图/周靖宇)

来源:证券时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Copyright© 2006-2020 Anhui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网站:中安在线安徽国企网新徽商网中安汽车网中安教育网中安旅游网

图片新闻

中安在线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